一、滑翔機項目
(一)具備長度800以上、寬度15米以上的機場跑道,或具備硬化的具有足夠長度和寬度的草坪場地;
(二)有經空中交通管制部門批準的飛行空域;
(三)具備存放滑翔機和牽引飛機的機庫等設施;
(四)具備機務維修功能和飛機加油設備;
(五)具有飛行指揮塔臺和通信、氣象設備;
(六)起飛場地空域開闊,周邊無高大障礙物或高壓線;
(七)起飛場附近一定范圍內適應空中翱翔飛行;
(八)具有相應的消防、救護、救生設備和能力。
二、特技飛行
(一)具備一般通航機場條件;
(二)具備長度600米以上、寬度20米以上的機場跑道;
(三)有經空中交通管制部門批準的飛行空域;
(四)具備機務維修功能和飛機加油設備;
(五)具有飛行指揮塔臺和通信、氣象設備;
(六)機場周邊空域開闊;
(七)具備特技飛機存放條件(機庫或露天固定裝置);
(八)具有相應的消防、救護、救生設備和能力。
三、動力懸掛滑翔機、初級飛機、直升機和自轉旋翼機項目
(一)有經空中交通管制部門批準的飛行空域;
(二)具有滑翔機項目和特技飛行項目相同的場地標準;
(三)硬化跑道長度不低于600米,寬度不低于15米;
(四)具有相應的消防、救護、救生設備和能力。
四、氣球與飛艇項目
(一)有能滿足氣球與飛艇起飛、著陸的場地;
(二)起飛、著陸場地應滿足凈空條件,平坦、開闊;
(三)有經空中交通管制部門批準的飛行空域;
(四)氣球與飛艇系留點牢固可靠;
(五)氣球系留場地的長度和寬度不低于球體自身高度的2倍,且在場地周邊設安全警戒線;
(六)有存放燃料瓶等器材的專用庫房,消防器材擺放在明顯位置;
(七)配備地空通信設備;
(八)配備風向風速觀察裝置;
(九)公共指示用標識須符合GB/T 10001.1的要求;
(十)具有相應的消防、救護、救生設備和能力。
五、懸掛滑翔翼項目
(一)起飛場地平整,表面牢固,長度不小于20米、寬度不小于20米,坡度不大于40米,周邊凈空開闊無障礙物;
(二)著陸場地平坦、開闊,長度不小于150米、寬度不小于80米,周邊凈空無障礙物;
(三)有經空中交通管制部門批準的飛行空域;
(四)有無線電通信設備;
(五)起飛場和降落場有風速、風向測定設備;
(六)具有相應的消防、救護、救生設備和能力;
(七)靠近水邊的場地有水上救生設備;
(八)公共指示用標識須符合GB/T 10001.1的要求。
六、滑翔傘項目
(一)起飛場地平整,長度不小于30米、寬度不小于20米,坡度不大于40度,周邊凈空無障礙物;
(二)著陸場地平坦、開闊,長度不小于50 米、寬度不小于50米,周邊凈空無障礙物;
(三)有經空中交通管制部門批準的飛行空域;
(四)有無線電通信設備;
(五)起飛場和降落場有風速、風向測定設備;
(六)具有相應的消防、救護、救生設備和能力;
(七)靠近水邊的場地有水上救生設備;
(八)公共指示用標識須符合GB/T 10001.1的要求;
七、動力傘項目
(一)起飛與降落場地平坦、開闊,周邊凈空無障礙物。輪式動力傘場地長度不小于150 米,寬度不小于80米;腳式動力傘場地長度不小于100米、寬度不小于50米;
(二)有經空中交通管制部門批準的飛行空域;
(三)有無線電通信設備;
(四)起飛場和降落場有風速、風向測定設備;
(五)具有相應的消防、救護、救生設備和能力;
(六)靠近水邊的場地有水上救生設備;
(七)公共指示用標識須符合GB/T 10001.1的要求。
八、航空模型項目
(一)通則
1.場地應設立觀眾區和活動功能區;飛行空域內無高大建筑、高塔或高壓線等障礙。
2.應不影響軍用或民航機場正常飛行秩序,飛行活動場地周邊不得有軍事禁區和危及飛行安全的設施;
3.應有廣播、通訊設備和配套齊全的供電設備;
4.應有風速風向測定設備;
5.大型活動應設置飲水站、救護站、公共衛生等設施;
6.公共指示用標識須符合GB/T 10001.1的要求;
7.應具備面積不小于100平方米的制作、維修教室。至少配備30張工作臺,每張工作臺配備電源、獨立照明、維修和加工機械;
8.應具備2-3間不小于45-60平方米的培訓教室或工作間。
(二)場地要求
1.航空航天競時項目:應具備長、寬800米×500米以上的開闊平坦場地或大于上述面積的不規則場地及對應大小的空域。
2.線操縱項目:應具備長、寬60米×60米以上的平整水泥(瀝青)或硬化的土場地及觀眾區;競速和空戰飛行場地應具備高2米金屬防護網和長、寬25米×15米待飛區。
3.遙控項目
(1)特技飛行:應具備長、寬300米×200米以上的開闊、平整場地。場地上應對飛行跑道、飛行區、操縱區、維護區(待飛區)和觀眾區進行明確區分和注明。
(2)滑翔飛行:應具備長、寬220米×220米以上的開闊、平整場地。場地上應對飛行區、維護區(待飛區)和觀眾區進行明確區分和注明。
(3)室內飛行:應具備長、寬、高20米×12米×8米以上的室內場館,維護區(待飛區)和觀眾區進行明確區分和注明。特技項目應在飛行區與其他區域之間設尼龍編制防護網。